<u id="u35tx"></u>
    <wbr id="u35tx"></wbr>
<mark id="u35tx"><table id="u35tx"><acronym id="u35tx"></acronym></table></mark>
<i id="u35tx"><bdo id="u35tx"></bdo></i>

    <i id="u35tx"></i><bdo id="u35tx"></bdo>
  • 中文聯系我們
    > 媒體中心 > 行業動態
    月黑風高夜,數據造假時...花樣越來越多了!
    2022年09月28日

      月黑風高夜,數據造假時。

    水處理人喜聞樂見(必須警惕)的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又來了!

    前段時間,江蘇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開展環境質量“提質增優”六大行動,行動開展以來,發現仍有一些企業存在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突出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9月15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網站公布在線監控弄虛作假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位于泰州,鎮江新區、丹陽市,揚州江都區、儀征市,無錫江陰市,常州高新區,南通如皋市,鹽城大豐區,宿遷泗陽縣等地的公司。

    微信圖片_20221010132513.png

    小編看完也不得不感嘆一句,現在造假手段真是越來越花了!


    花樣百出
    在線監控作假行為頻發
    01
    鎮江市鎮江新區某公司涉嫌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案
    9月3日檢查時,執法人員發現車間排口總鉻、總鎳在線監控設施,總排口COD、氨氮、總磷在線監控設施采樣管被人為切斷,無法正常取樣。調取監控發現,該單位長期將在線監控設施采樣管插入自來水樣內,使用自來水樣替代實際水樣。目前,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已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02
    泰州市某公司涉嫌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案
    8月24日檢查發現,該單位在線監控設備運維人員擅自將氨氮在線監控設備“修正值*”更改為10,“修正值+”更改為0.32,導致濃度顯示為恒值0.32mg/L。經調查,該單位運維人員自去年11月起,先后20余次對氨氮在線監控設備參數進行更改,偽造數據并上傳。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已立案調查。
    03
    無錫江陰市某公司涉嫌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案
    8月23日檢查發現,該單位污水處理站出水在線設備采樣管在螺紋接口處斷開,采樣管懸空未插入水體內,下半截采樣管被放置在排放口旁的墻邊,檢查COD及氨氮在線設備發現COD設備正在做樣,所抽取水樣為管道內積水。該單位人員稱,當日上午9點左右發現管道脫落,后將脫落的管道撈起放在排放池旁。查閱數采儀流量記錄顯示,該單位在8點后總計排放廢水362.944?。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已立案調查。
    04
    鎮江丹陽市某污水處理廠涉嫌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案 
    9月11日檢查發現,該單位COD和氨氮在線設備連接采樣探頭端的采樣管線均被人為斷開,并用書簽夾夾住;進分析儀端的采樣管分別插入2個礦泉水瓶中。經調閱視頻監控,發現該單位長期以礦泉水瓶內水樣代替實際水樣分析上傳監測數據。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已立案調查。
    05
    宿遷市泗陽縣某公司涉嫌在線監控弄虛作假案
    9月8日檢查時,該單位污水處理設施正在運行并排水。該單位壓濾機已損壞漏水,無法正常使用,三段氣浮池僅第一段能正常運行。該單位污水處理效率超過95%,且在清水池發現有自來水排入。企業負責人稱,其長期通過2根自來水管以2∶1的比例將自來水摻入清水待排池,干擾在線監測數據。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已立案調查。


    頂風作案
    違法手段越來越隱蔽
    上面這些案例,只不過是眾多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例中的“滄海一粟”。近年來,生態環境部等部門重拳打擊了一批監測數據造假案,環境監測弄虛作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地方和排污單位仍在頂風造假。

    小編梳理以往通報案例發現,環境監測點遭遇干擾、數據造假一直是多年來環境治理中的一大頑疾。不僅環境違法手段越來越多樣,違法行為也越來越隱蔽,給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帶來更多挑戰。

    微信圖片_20221010132520.gif

    比如,2021年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的排污單位自動監控弄虛作假查處典型案例中,有給自動監測設備貼上黑膠布、監測設備采樣頭插入裝有自來水的水桶等行為。

    比如,有的將排放廢水通過新開挖的排污溝繞過地表水國控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點位進行排放,從而繞開監測。還有的采取篡改計算機系統關鍵信息,通過遠程軟件修改參數等。

    上述行為更具有隱蔽性,且不易察覺,成為一些不法企業逃避監管、賺取非法利益的“潛規則”。


    成本低收益大
    監測數據造假問題何時休?

    大家都知道,監測數據質量就是生態環境監測的“高壓線”,但總有企業喜歡在“高壓線”上蹦迪,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刺激,就賭你監察不到,發現不了。賭贏了,別墅靠大海,賭輸了,一曲《鐵窗淚》獻給自己。明明國家打擊力度已經很大了,為何這些企業還敢冒險?

    答案相信很多人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利益。

    從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在線監測數據造假典型案例來看,企業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的主要方式包括人為配制、稀釋樣品,故意閑置、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控裝置,篡改儀器參數,改變數據修正值,添加干擾劑等。

    這些作弊方式的成本極低,往往不過數十元,卻可以為企業節省幾十萬元的設備運行費用和處理成本,導致部分企業鋌而走險。

    加之在相關監管缺位的“刺激”下,一些環保服務機構愈加有恃無恐,盲目追求經濟利益,環評造假、治污變護污,不惜成為環保違規企業和機構的幫兇,為一己私利損害生態環境。

    其實近年來,為嚴厲打擊在線監測數據造假,從國家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紛紛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

    • 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印發《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詳細列舉了13種篡改監測數據和7種偽造監測數據行為,為打擊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提供了判定依據。

    • 2017年“兩高”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七款就明確將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行為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讓企業意識到,一旦涉嫌違法犯罪行為,付出的代價遠高于作弊所節省的成本,才能盡可能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當然,除了法律上做好規范,各地在應對排污單位監測造假,應完善大數據綜合采集與分析手段,研究實施用電監控、用水監控和關鍵工況參數監控,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全天候實時監管。這種對在線監控設備24小時無縫隙、智能化的監視,有效杜絕了企業逃避監管、試探法律底線的僥幸心理。

    相信隨著環境執法的力度正在不斷加強,打擊力度逐步加大,未來還將有更多的罰款、刑事處罰等相關法律處罰添加進來,環境違法的成本大大增加,將促進工業企業規范治理、規范監測,環保企業也應該注意到這一趨勢,提高治理效果,更加規范地運營,從而規避法律風險。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新聞
    關于集團

    環維是以水化學研究、水環境治理為方向的綜合配套服務商
    業務涵蓋:
    環境水處理藥劑的研發、制造、檢測與銷售
    環境水處理工程的改造與升級
    環境水處理的工藝研發、技術咨詢
    環境水處理的托管運營及藥劑承包運營

     

    旗下企業有廣州市豫泉凈水材料有限公司、廣西環淼實業有限公司、廣東環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香港豫泉進出口有限公司,。

    關于我們
    集團概況
    企業文化
    發展歷程
    榮譽資質
    聯系我們
    產品與服務
    自來水
    市政污水
    工業廢水
    固廢處理
    媒體中心
    集團新聞
    行業動態
    正能量
    人才招聘
    人才理念
    工作環境
    工作機會
    亚洲超清丝袜无码网站_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_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一区_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亚洲
    <u id="u35tx"></u>
      <wbr id="u35tx"></wbr>
    <mark id="u35tx"><table id="u35tx"><acronym id="u35tx"></acronym></table></mark>
    <i id="u35tx"><bdo id="u35tx"></bdo></i>

    <i id="u35tx"></i><bdo id="u35tx"></bdo>
  • 日本一本亚洲最大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产精品一区二区 |